军队执行力在企业中的借鉴与运用 /于永军

2020-11-05

一、军队执行力的四个基本特点

1. 铁性

强烈的服从意识:令行禁止,一切行动的指挥。这个特点放在儒家思想中便是常提的大义、舍身取义。这种特点在企业中怎么体现呢?我们每个员工都要明确一点,那就是作为下属,必须要铁一般地去服从,一旦上级发出命令,就要立即执行。执行不是为了证明领导的决策有错误,而是要落实责任,想办法去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。商场如同战场,战场需要执行力,商场同样需要执行力。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,只能是一盘散沙。

2. 刚性

强烈的时间观念:闻令而动,雷厉风行。严格按时间、节点统一节奏,命令下达,不允许脱逃,不能有任何拖延。严格的时间观念在我们企业也是很重要的。这是一种企业精神。严格的时间观念,就是守时,就是守信誉。对企业来说,时间就是效益,时间就是信誉,人无信而不立,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时间观念,也是不可信的。一旦耽误时间,无端地拖延时间或者找理由,那么这个企业的可信赖度就大大降低。

3. 诚性

强烈的忠诚:敬畏使命,尽职尽责,确保打赢。员工对岗位忠诚,对职责忠诚,没有忠诚,再有本事对企业也没有什么作用,落实到企业,这个“忠诚”和“打赢”,就是“无论老板的决定是什么,都要把老板的决定变成正确的决定。脚踏实地,干好自己的工作,完成自己的职责。”

4. 血性

强烈的亮剑精神:敢于亮剑,永不服输。一个好的执行者要有不服输的精神,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要想解决问题,而不是退缩,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求出路,主动解决,敢于亮剑。

二、军队执行力在企业中推进的四条路径

1. 大路:吃透政策,不违法度

走“大路”,既要坚决,又要清醒。大路对于企业来讲,就是要符合政策,不违法度,对于执行人员来讲,就是执行领导意图,不跑偏方向。执行决不能稀里糊涂。在现实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,有的人并没有理解领导的意思,或者只是对领导的指令一知半解,但是又不敢仔细问明白,所以只能马马虎虎去干,最后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。因此,提高执行力,在相同条件下要看思考的功夫。孔子有句话,叫做:“学而不思则罔”,意为只顾学习,不知道思考就会茫然不知,没有任何收获。同样,只知道苦干,不知道思考,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。所以说,正确的执行力首要的环节便是思考力。错误的思考会使企业多付出三倍的成本:错误算一个成本,纠正算一个成本,正确的执行又算是一个成本,这就大大浪费了企业的资源。作为企业家,必须要好好研究国家政策,成为政策通。这种研究不是寻求国家政策的漏洞,而是为了适应政策,做到乘势而上,抓住机遇,走好自己的路。执行要以思考为前提,以思考为中介,把执行力建立在头脑清醒、思路清楚的基础上,就有了方向,有了目标。反之,就会坏事。

2. 小路:关注细节,细节为本,事关根基,马虎不得所谓小路,就是注重细节。一个人的执行力强不强,不是看他在重大任务面前的表现,这只是一个方面。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在细节上能不能保证不出问题,所谓细节决定成败。特别像我们保安行业,除了关注执行力,一定要关注细节,细节问题一定不能马虎,有时候一个

细节问题就会引发一个大的隐患。

3. 山路:破难发展,攀登向上,在克难中前进,就是企业的发展之路一个企业想要发展,肯定会遇到坎坷。但是,无限的风光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的人。要想成功,就必须要付出代价,要勇于拼搏。坚强的执行力一是要敢于直面问题,二是要不怕问题,敢于面对,三是感谢问题,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和发展。问题就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,作为领导,当群众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,领导指点的道路、传授的方法,无形中就为领导树立了形象。企业人成长,一靠学习,二靠实践,合起来就是理论联系实际。我们学习的理论,是别人的东西,只有当你应用到现实中去实践,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。

4. 新路:不满现状,敢于创新,向创造要成果所谓新路就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,好的执行力,本质上便是创新。

那么,什么是创新呢?

(1)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

有的人认为,创新是领导的事情,执行者只需要听从领导的指挥就可以了。这种想法是不对的,领导给出的只是一个要求,一个目标,而在执行过程中,如何落实好、贯彻好领导的决定,便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。在借鉴和吸收别人的优点经验的基础上吃透领导意图,避免方向不明;摸清下边的,弄清自身执行条件,防止脱

离实际;借鉴、运用他人成功经验,形成自己的独门绝技,就是在前面三条的基础上,形成符合本单位特色的执行力。

(2)在刚刚铺好的水泥路上踩出一串脚印

学习借鉴的意义就在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。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,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。

(3)人无我有、 人有我优、人优我强

如果把上级指示看作箭,单位和个人的具体实际,就是靶子和目标。形成自己的,就是要确保让箭射中靶子,实现有的放矢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在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时,一定不要照搬,要按照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大路小路,只有行动才有出路”,这就提示我们,行动起来,一切皆有可能。我们执行力的行动,关键在自觉,自觉的执行力最可贵,这样的员工最珍贵。这也体现出一种以企业为佳的忠诚。有的员工会说,企业是老板的,是股东的,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,只有员工把企业为家,企业才能把员工当做家人,员工只有把企业当家,才能融入到企业中,在企业给自己提供的平台上实现自我发展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 年发表的《学会生存》中有一句这样的话:未来的文盲,不再是不识字的人,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学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。学是学知识,习则是消化、研究、掌握和利用。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!”我们要想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,就要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,形成自己的方法。执行力尤其需要掌握方法。我们根据企业执行力的表现,总结了十种方法,不管哪一种,企业只要有所应用,就会对执行力的提升有所帮助。

三、军队执行力在企业中落地的“十个

方法”

1. 目标管理法

管理者要“说出个干法”,执行者要“干出个说法”。领导要告诉下属目标方向和期待,下属要按照领导的要求落实好任务。

2. 计划控制法

明确“是什么”、“怎么干”。“是什么”,是标准,确定方向;“怎么干”,是抓手。决策者要根据方向制定计划,推进执行;执行者要根据计划控制执行过程。

3. 时间表推进法

排出“时间表”、画出“路线图”、列出“兵力部署案”和“任务优先序”。作为领导,要先把工作排好队,量化、细化,由谁来干?干到什么程度?什么时间完成?都要有一个时间表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一方面要求我们量力而行;另一方面,军令状能防止日常的拖沓以及闷头乱干,提高工作效率。

4. 战况管控法

管控进度,跟上指导;要求布置完任务以后,我们管理者一定要进行督导检查,在执行过程进行方指导;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汇报反馈,及时和领导沟通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成果,便于领导及时获悉任务情况。

5. 跟踪考评法

“日清-周评-月累-年终总评”,反复抓,抓反复。水滴石穿并不是水的力量,也不是石头的力量,而是坚持的力量。

6. 责任督查法

从“决策-预测-部署”,到“执行-反馈”,再到“检查-指导-考评-奖惩”,按责任担当。把执行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层级,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,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放在最高领导的身上,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,按照规则做事情。每一个层级明确相应的责任,联系上下级,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,包括任务检查、经验指导、成果考评,公平奖惩,是一个封闭的周期。

7. “1+N”模式激励法

“1”是岗位责任,“N”是渠道拓展、项目创新、市场开拓。在岗位责任制落实到底前提下,拓展的渠道越多,成效越多。由被动执行,变成主动创建,使员工自我提升,自我提高。

8. 领导层示范法

领导层示范是带头执行决策、决议,带头维护计划严肃性。一方面要求按照规则确认制度,按照层级下发命令,调动各级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要带头执行计划,不能朝令夕改。再一方面,实行奖惩机制,对优秀执行者进行奖励,激发员工的积极性。

9. 执行力评级法

三星级:有条件能上,保质保量完成任务;四星级:无条件也能上,克服困难完成任务;五星级:主动创造,积极开拓,为领导分忧,为企业增效。

10. 容错改错宽待法

鼓励担当,为干事者撑腰鼓劲,鼓励“跌倒了”再爬起来。做任何事都可能有失误,干的越多失误越多,所以出现一批投机取巧的人,遇到问题一味推诿,只做不容易出现失误的事情,而真正认真做事的人往往因为失误而遭到处罚。这种情况下就要明确规章制度,完善奖惩制度,对真正做出贡献的人多多奖励与支持。

四、推进执行力常态化的三大要素

1. 决策力:硬剑

作为领导者,要有决策力。执行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、什么样的部署,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匹配。牢牢把住决策力,确保执行力的“硬剑”锋利。我们常说,尺有长短,人也是这样。根据工作能力及执行能力,大体可以把人员区分为人手、人才、人物。人员就是作为一个人,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。人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助手。人才就是可以独立完成创造性的工作,解决难题。人物就是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。俗话说:“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”,只要领导把人员放在符合的位置,就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。

2. 领导力:软剑

“软剑”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。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,包括管理理念、管理措施、规章制度等。要强化企业文化,首先领导层要有阵地意识,当好带头人。第二,要自己去研究,当有心人。正确的文化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、认同感。

3. 控制力:心剑

得人心者得天下,心剑体现着管理者的魅力,对于执行者来讲,也是一种执行的魅力。儒家的观点诚信为本,一诺千金,这一点对我们保持企业的执行力非常重要。执行者要按照目标达到领导的要求,管理者要兑现承诺,做到以诚待人。这也是一种双向诚信,执行者要落地,管理者要奖惩,不讲诚信的企业得不到人心,只能逐渐走向衰落。

五、军队执行力在企业中的运用原则

1. 执行力没有独立的舞台空间,必须贯穿、渗透于任务之中,就执行力抓执行力没有意义,也没有出路。

2. 执行力本质上是管理者与执行者的双向互动,需要双向看、双向做,执行力出了问题,需要双向“对号入座”,这样才能避免思路偏差。

3. 执行力课程不光是教义,更是方法;不光是理论,更需要实践。一定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借鉴,仗怎么打,兵就怎么练。

作者简介:于永军,原济南军区司令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、陆军大校。现任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、山东省军企文化融合专业委员会会长。山东大学、山东青年干部学院客座教授。


相关推荐